吉林大学

5个月前发布 0 0

吉林大学是教育部直属的全国重点综合性大学,坐落在吉林省长春市。学校始建于1946年,1960年被列为国家重点大学,1984年成为首批建立研究生院的22所大学之一,1995年首批通过国家教委“211工程”审批,2001年被列入“985工程”国家重点建设的大学,2004年被批准为中央直接管理的学...

吉林大学吉林大学
吉林大学
吉林大学是教育部直属的全国重点综合性大学,坐落在吉林省长春市。学校始建于1946年,1960年被列为国家重点大学,1984年成为首批建立研究生院的22所大学之一,1995年首批通过国家教委“211工程”审批,2001年被列入“985工程”国家重点建设的大学,2004年被批准为中央直接管理的学校,2017年入选国家一流大学建设高校。  2000年,原吉林大学、吉林工业大学、白求恩医科大学、长春科技大学、长春邮电学院合并组建新吉林大学。2004年,原中国人民解放军军需大学转隶并入。  学校学科门类齐全,下设50个学院,涵盖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管理学、艺术学等12大学科门类;有本科专业139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48个,交叉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2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61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44个;有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4个(覆盖17个二级学科),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15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4个。14个学科(领域)的ESI排名进入全球前1%,其中2个学科排名进入全球前1‰。  学校师资力量雄厚,有教师6603人,其中教授2233人。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院士11人,双聘院士53人,哲学社会科学资深教授7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15人,“万人计划”入选者39人,国家级教学名师7人,中央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项目首席专家5人,国家“973”计划(含重大科学研究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6人,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15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入选专家32人,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入选者68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37人,国家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37人,吉林省“长白山学者”入选者90人。  学校现有国家重点实验室5个,国家工程实验室1个,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6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6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12个(其中包含2个筹建的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5个,教育部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2个,教育部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1个,其他行业部委重点实验室21个。学校承担了大量国家级和省部级科研项目,产出了一批产业化前景好、技术含量高的高新技术成果。  学校已建立起学士-硕士-博士完整的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在校全日制学生73942人,其中博士生8420人,硕士生20164人,本科生41988人,专科生832人,预科生132人,留学生2406人。  学校聚焦名校合作,逐步完善全球网络布局,目前,已经与40个国家和地区的299所高校和科研机构建立了合作关系。其中,排名世界前100的45所,前200的66所。学校与12个国家的高校和科研机构合作共建了39个中外合作平台。  学校坚持“统筹谋划、规范管理、科学运营”的指导方针,积极深化校办产业改革。坚持“校企分开,放管结合”,打造以资本为纽带、以市场为导向、以“学校-吉大控股-投资企业”为核心的管理体制机制。依托学校科技、人才优势,借助政府、企业等资金支持,创办科技创新型企业,以科技园发展中心和吉大孵化器为平台,推进学校科技成果产业化。吉大出版社、吉大致远、吉大通信等企业发展势头良好。学校科技园为国家大学科技园。  学校现有6个校区7个校园,校园占地面积611万多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积276万平方米。学校在珠海市建有珠海校区,占地面积333万多平方米。学校图书馆各类藏书784万册,已被确定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和世界银行的藏书馆。经教育部批准建设在我校的中国高等教育文献保障系统(CALIS)东北地区中心为全国七大中心之一。  学校以“学术立校、人才强校、创新兴校、开放活校、文化荣校”为发展战略,奋斗目标是:到2020年建成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接近或跻身世界一流大学行列。成为在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重要地位的高素质创新人才培养、高水平科学研究和成果转化、高质量社会服务、高起点国际交流合作、先进文化引领的重要基地;成为让学生全面发展、让教职工引以自豪、让社会高度赞誉、让世界广泛认同的大学。到建校100周年时,把吉林大学建成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  在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进程中,吉林大学将努力做到在关心国家命运、服务国家战略上有所作为,让党和国家满意;在勇担社会责任、满足社会对优质高等教育不断提高的要求上有所进步,让广大人民群众满意;在坚持以人为本、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学校广大师生员工根本利益上有所建树,让广大师生员工满意。

数据评估

吉林大学浏览人数已经达到0,如你需要查询该站的相关权重信息,可以点击"5118数据""爱站数据""Chinaz数据"进入;以目前的网站数据参考,建议大家请以爱站数据为准,更多网站价值评估因素如:吉林大学的访问速度、搜索引擎收录以及索引量、用户体验等;当然要评估一个站的价值,最主要还是需要根据您自身的需求以及需要,一些确切的数据则需要找吉林大学的站长进行洽谈提供。如该站的IP、PV、跳出率等!

关于吉林大学特别声明

本站400AI工具导航提供的吉林大学都来源于网络,不保证外部链接的准确性和完整性,同时,对于该外部链接的指向,不由400AI工具导航实际控制,在2024年11月29日 23:43收录时,该网页上的内容,都属于合规合法,后期网页的内容如出现违规,可以直接联系网站管理员进行删除,400AI工具导航不承担任何责任。

相关导航

北京科技大学天津学院

北京科技大学天津学院

北京科技大学天津学院(以下简称学校)是2005年4月经教育部批准,由北京科技大学和广东珠江投资股份有限公司合作举办的本科层次的全日制独立学院,是全国首批接受教育部规范工作验收的三所独立学院之一。学校在近两年天津市民办高校办学年检审核中获评优秀,总成绩分别位列第一、第二。学校位于天津市宝坻区京津新城,占地1297亩,建筑面积29.5万平方米。学校现设11个二级院系,7大学科门类,26个招生专业及方向。  学校实施人才强校战略,师资水平不断提升。学校聘请中国工程院院士蔡美峰任学术委员会名誉主席。实施特聘教授计划,聘请俄罗斯工程院外籍院士、英国皇家化学会会士、美国医学与生物科学院院士张学记,全国政协委员、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评审专家、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骨伤科重点学科学术带头人、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西医结合骨伤科学科带头人温建民,长江学者、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曲选辉、隆克平,北京科技大学东凌经济管理学院原院长、博士生导师张群担任学校相关学科带头人,承担教学任务,指导青年教师教学科研工作。实施“名师工程”,聘请京津地区“双一流”“985”及“211” 工程高校知名专家学者来校任教。先后引进20名具有高级职称、担任系部主任或教学关键岗位的高层次人才,学校现有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 1人,北京市教学名师 2人。学校建立起一支素质优良、结构合理、专兼结合、富有活力、适应事业发展需要的师资队伍。  学校依托北京科技大学优质教育资源,构建并实施以“应用型”理论教学、职业能力培养实践教学、创新创业教育和通识教育为核心的“四位一体”人才培养体系。学校教育教学成果显著。学生毕业论文在天津市高等学校优秀毕业设计(论文)评审中曾四次荣获“优秀毕业论文”称号。我校学子在第九届、第十届全国大学生数学竞赛中获全国一等奖1项,二等奖4项,三等奖10项。我校学生智能车队在全国大学生智能汽车竞赛中多次获得全国一等奖,机器人团队在亚太大学生机器人大赛国内选拔活动中成绩突出。学校深入推进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在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全国高校云计算应用创新大赛、中美青年创客大赛、“泰达·华博杯”华侨华人创新创业大赛等创新创业大赛中,共获各类奖项33项。建校以来,学校为社会培养各行各类人才近17000人,一大批学生考取国内外知名大学研究生继续深造,近三年毕业生平均就业率达到95%以上。  学校重视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天津夏季达沃斯论坛、第十三届全运会、2019年北京世界园艺博览会等大型活动中都闪现着我校学子的身影。学生每年利用寒暑假深入社会开展实践活动。建校以来,累计共近300支实践团、79461人次开展社会实践。学校艺术教育成果丰硕,学生舞蹈作品《水姑娘》荣获第二届全国大学生艺术展演一等奖,舞蹈《映山红》荣获第三届全国大学生艺术展演一等奖及优秀创作奖,2018年舞蹈《梦回澜沧》再次荣获金奖及优秀创作奖。  建校至今,学校社会声誉不断提高,获得广泛社会认可。相继荣获“中国最具影响力独立学院20强”“中国十大品牌独立学院”“中国十大优势专业品牌独立学院”“中国品牌影响力独立学院”“中国综合实力独立学院”称号。学校的发展受到党中央、省市各级领导及社会各界知名人士的关注。学校正朝着一流独立学院的目标大步迈进。  新的时代孕育着新的机遇与挑战,我们热忱欢迎志存高远、渴望成才的青年朋友们报考北京科技大学天津学院!  通信地址:天津市宝坻区京津新城珠江北环东路1号北京科技大学天津学院 招生办公室  邮编:301830  联系电话: 022-22410960、022-22410969  学校网址:http://tj.ustb.edu.cn  电子邮箱:TJzhaosheng@ustb.edu.cn
二牛网

二牛网

二牛网(www.2news.cn)又名"牛牛网"、"第二新闻网",简称"2news"。二牛网是“真实声音、真实信息的提供者”,创建于2011年8月。  网站初建时,两个都怀有传播梦想的朋友走到了一起,暂用名“二牛网”。时间飞逝、梦想依旧,更多志同道合的传播爱好者参与其中,但2news的宗旨不会变——真实声音、真实信息的提供者。  这是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互联网的出现让信息的产生和流动几乎降至为无门槛——不论是真是假、真有几分、假有几成?  海量的信息在充斥人们眼球的同时,也大大压缩了人们大脑思考和甄别的空间和时间。人们越来越多的习惯于听风即风,见雨即雨。继续上溯,则是说风即风,讲雨即雨——新闻报道的制作成本大大降低,君不见,很多文章中,都有着“据悉”、“据传”、“分析人士指出”、“业内专家表示”之类“旁征博引”的词语。这其中,固然有角色们的难“寻”、难“露”之隐,但同样也给“文责自负”留下了溜走的后门。  在“第一新闻”良莠不齐、鱼龙混杂的背景下,二牛网的诞生也就有了一定的意义。二牛网的域名是www.2news.cn,这个域名本身就体现了我们的定位,我们做的是二次传播。因为,我们没有能力和想象力去“捕捉”甚至是去“创作”第一新闻,也更无意在漫天横飞的信息流中再去“添乱”。  我们要做的是,帮助您筛选、汲取最具价值的第一新闻,当然这个新闻可能是真的、也可能不那么真,抑或是假的。我们的任务就是,站在这些新闻媒体巨人的肩膀上,尽自己的力量为这些第一新闻做批注,做求证,用我们的努力来反推第一新闻们的更真实、更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