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妃甸职业技术学院 曹妃甸职业技术学院(国标代码:14601)是经河北省人民政府批准,国家教育部备案的全日制普通高等院校,具有独立颁发国家承认学历证书资格,是中国唯一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设立“世界职业技术教育培训基地”的国际化院校,面向全国统一招生。学校拥有“北京出海口,首都新空间”的区位优势,坐落于美丽的渤海之滨唐山湾,频临大海(距离海岸2000米),距高铁站3公里,在北京、天津一小时交通圈。校区紧邻华北理工大学,烟波浩淼、水天一色,校园环境优美,交通便利。 学校拥有一支具有创新精神、专兼结合、素质优良的“双师型”教师队伍,现有教职工326人,专任教师218人,其中高级职称教师36人,硕士及以上学历专任教师132人。学校集中投资45亿元,建成占地1600余亩、建筑面积75万平方米的校园,设有“四院一部”即护理与健康学院、智能工程学院、机电工程学院、管理与服务学院、公共基础部等二级学院(部)。学校拥有完善的教学、科研设备和公共服务体系。护理与健康实训中心设备世界先进、国内一流,总投资5600万元,建筑面积约20000平方米,实训内容涵盖内、外、妇、儿、急救、老年服务、康复等多个学科。机电工程学院实训中心拥有3D打印、工业机器人等实训室;管理服务实训中心拥有学前教育、现代物流、酒店管理等实训室;智能工程学院实训中心拥有移动互联、无人机、电子商务等实训室。 学校是“国家医师资格考试实践技能考试基地”、“一带一路暨金砖国家技能发展与技术创新大赛基地”。与北京大学开展“慢性病患者健康状况监测与智能管理系统关键技术研究”;与清华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知名专家共建“数字工匠”工作室;与西门子、医护家、首钢、京东、格莱科技、新迈尔等多家国内外优质企业深度共建品牌专业。可以为学生提供优质的实践环境和就业渠道。
吉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吉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始建于1958年,前身为吉林省交通学校,1998年经教育部批准成立吉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是全国第一批、吉林省第一所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国家百所骨干高职院校之一。建校60年来,学校坚持“立足交通行业、面向区域经济、服务高教强省”的办学理念,不断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办学模式,形成了办学有企业互动、教师有高尚师德、教学有质量保障、育人有良好氛围的人才培养局面。学校作为吉林省交通类人才的重要培养基地,共培养出各层次应用型高技能人才5万余人,他们大多数成为交通行业的骨干力量,其中有15人获得詹天佑土木工程大奖及国家级设计大师称号,被誉为吉林交通事业的“黄埔”,为区域经济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学校两次被省政府授予“省职业教育先进单位”称号,2017年评为吉林省现代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建设单位、黄炎培职业教育优秀学校奖。现为吉林省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诊断与改进主任委员单位。 学校占地面积22万平方米,现有全日制在校生8000多人,教职员工483人,专任教师274人。专任教师中高级职称比例45.62%,“双师型”教师比例73%,45岁以下具有研究生以上学历的教师比例已达到了95%。省级优秀教学团队8个,长白山学者1人,长白山技能名师17人省,级教学名师2人,交通运输职业教育教学名师1人。 学校下设10个学院、2个部和2个校企合作分院共14个教学部门。开设36个专业,建有国家级试点专业2个,省级示范专业8个,国家骨干院校重点建设专业5个,省级品牌专业群5个,专业覆盖道路与桥梁工程、汽车运用工程、轨道工程、物流管理、机械制造等领域,构建了与产业链对接的“道路-车辆-物流-信息”一体化专业链。 学校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积极推进职业技术素质教育。近5年,学生参加全国、省级技能大赛获各级奖励160余项,参加各类文体比赛获金牌146项。毕业生综合素质得到了用人单位的好评,平均就业率达95%以上。 学校加强教学科研工作,获国家、省级优秀教学成果奖12项,其中国家二等奖1项,省特等奖1项、一等奖3项。“寒冷环境交通技术工程研究中心”被省发改委批准为省级工程中心。深化国际交流合作,先后与英国、韩国、德国等大学和科研单位建立了友好往来与合作关系。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学校将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核心,以服务地方社会经济事业发展为使命”,不断强化内涵和外延建设,不断提升办学规模、质量、效益,为把学校建设成为政府满意、社会满意、家长满意、学生满意和教职工满意的特色鲜明、国内一流幸福交职院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