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纪念中学

5个月前发布 0 0

广东省中山纪念中学由孙科秉承其父孙中山先生“谋建设培人才为富强根本”的遗愿而创办,现校名由国家名誉主席宋庆龄于1978年亲笔题写。 1934年学校建成,面向全国招生。当时中山纪念中学与浙江武岭学校(1927年由蒋介石创办)和福建集美学校(1913年由陈嘉庚创办)形成“三校鼎立”之势,纪中是其...

中山纪念中学中山纪念中学
中山纪念中学
广东省中山纪念中学由孙科秉承其父孙中山先生“谋建设培人才为富强根本”的遗愿而创办,现校名由国家名誉主席宋庆龄于1978年亲笔题写。  1934年学校建成,面向全国招生。当时中山纪念中学与浙江武岭学校(1927年由蒋介石创办)和福建集美学校(1913年由陈嘉庚创办)形成“三校鼎立”之势,纪中是其中公认的佼佼者,以其不同凡响的背景傲视全国。1953年被教育部确定为广东省首批七所重点中学之一;1994年被确定为首批省一级学校;2006年、2007年,均以全省最高分通过广东省首批国家级示范性普通高中的初评和复评验收。2016年孙中山诞辰150周年,我校正门牌坊图案入选国家邮政总局发行的《孙中山诞生一百五十周年》纪念邮票。  新时期,顺应世界教育发展潮流,大力推进教育国际化,坚持文化育人,以“中山精神”为引领,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提升学生核心素养,形成“中山精神﹢文化素养﹢国际视野”的育人格局,培养具有民族情怀、国际视野以及全球竞争力的高素质人才,办中国最好的中学,创树全球基础教育典范。

数据评估

中山纪念中学浏览人数已经达到0,如你需要查询该站的相关权重信息,可以点击"5118数据""爱站数据""Chinaz数据"进入;以目前的网站数据参考,建议大家请以爱站数据为准,更多网站价值评估因素如:中山纪念中学的访问速度、搜索引擎收录以及索引量、用户体验等;当然要评估一个站的价值,最主要还是需要根据您自身的需求以及需要,一些确切的数据则需要找中山纪念中学的站长进行洽谈提供。如该站的IP、PV、跳出率等!

关于中山纪念中学特别声明

本站400AI工具导航提供的中山纪念中学都来源于网络,不保证外部链接的准确性和完整性,同时,对于该外部链接的指向,不由400AI工具导航实际控制,在2024年11月30日 07:48收录时,该网页上的内容,都属于合规合法,后期网页的内容如出现违规,可以直接联系网站管理员进行删除,400AI工具导航不承担任何责任。

相关导航

聚享游游戏试玩平台

聚享游游戏试玩平台

聚享游(http://www.juxiangyou.com/)成立于2013年6月,是一家集合体验广告、互动广告、电子商务的网络营销平台。网站现有注册会员已突破1500万,日新增注册会员3万,是国内运营比较久的以“体验式营销”为主题的网络媒体。作为国内专业的网络营销平台,聚享游拥有庞大的用户体系,加之上市公司背景强大影响力,将为用户带来更极致的体验与更丰富的收获。聚享游致力于为用户提供快速、真实、可靠、免费的赚钱项目;会员在聚享游平台通过试玩游戏任务等方式赚取U币,通过U币可进行提现、抽取话费、兑换实物等各种奖励。
北京培黎职业学院

北京培黎职业学院

北京培黎职业学院是经北京市人民政府批准,国家教育部备案,在原北京培黎职业大学基础上设立,具有独立颁发国家承认学历的市属全日制民办普通高校,开展高等职业教育(专科)。学院设置9个系,29个高职教育专业,在校生3000余人。  2017年4月20日,习近平总书记给我院回信:“‘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北京培黎职业学院以‘手脑并用,创造分析’为校训,心系国家,艰苦奋斗,传承发扬老校长艾黎和何克倡导的职业教育思想,为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精心培养了大批人才。”  2008年4月12日,温家宝总理在日理万机中为我院亲书校训“手脑并用,创造分析”和给同学们复信。党和国家领导人的肯定和嘉勉指明了新时代学院的办学方向和历史使命,给予全院师生极大的教育、鼓舞和鞭策。  学院的前身是创建于1983年5月的培黎职业大学,系我国改革开放中最早创立的民办大学之一。其历史源于上世纪抗战时期路易·艾黎创办的培黎学校。  培黎职业大学的创办和建设,得到了国际友人、著名社会活动家路易·艾黎的大力支持,他提议并经北京市主管部门批准,更改校名为培黎职业大学,并和马海德一起担任我校首任名誉校长。1984年,艾黎亲自把我校校名确定为培黎职业大学,之所以命名为“培黎”,一是为纪念其先贤约瑟夫·培黎,二是含有为中华的黎明培养人才之意。路易·艾黎1927年来华,参加了第一个国际性的马克思主义学习小组,并与中国共产党建立了联系,其住所成为党的地下工作碰头点和避难所,为中国的抗战和新中国的建设、教育、宣传做了许多工作,邓小平同志称他是“伟大的国际主义战士”,中国人民的一位老战士、老朋友、老同志.  学院在全国26个省、市(自治区)投放统招招生指标,按照各省、市(自治区)高校招生办公室规定统一录取学生。学院专业适应人才市场需求,特色鲜明,为有志报考的同学提供适合的教育。  学院积极开展国际交流合作,先后与西班牙、日本、英国、美国等多个国家高等院校建立校际交流合作关系,签订校际合作协议,开展和实施国际合作项目。  学院国际化转型获得新突破,成立路易·艾黎国际文化交流中心、国际人才培养基地、出国留学英才班,倾力把学院建设成为国家文化教育和交流平台。学院获批招收国际学生资质,契合国家“一带一路”战略发展招收20多个国家的留学生在我院接受学历教育或语言培训。  开展“国内”+“国际”双培养的教学模式改革, 积极推进“高端化、特色化、国际化”的职业人才培养,促进国际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基地建设。学院与西班牙、英国、日本等国家对口院校合作开展专升本、专升硕国际项目合作,以培养学生国际化视野、竞争能力和创新精神为立足点,国际合作项目取得新成果,每年都有一批学生在日本、西班牙、英国攻读本科学位、硕士学位,或赴美国等国家带薪实习。  学院以“为黎明而培训”、“教书育人”为宗旨,以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职业教育为目标,坚持服务首都“四个中心”功能定位建设和产业发展,立足北京、依托中关村、服务基层;坚持依法治校、诚信办学、规范管理,以“为国家分忧,为家长解难,为青年学生成才铺路”为己任,实践“社会公办、平民大学、以人为本、民主管理”的办学理念;以高端服务为宗旨,以高质量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结合的高职教育发展道路,坚持产教融合、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不断深化专业建设和课程改革,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我院学生参加北京市专升本考试的录取率超过60%,居本市同类高校前列;学院形成了以经济管理类专业为主体,工程、文化艺术类专业相互支撑、财经商贸、双语学前教育、信息技术、艺术传媒和民生服务5个专业群协调发展的格局,奠定了学院内涵发展、特色立校、品牌强校的坚实基础,办学实力进一步增强。  学院迄今已为社会培养输送了数万余名实用型人才,受到了社会各界的欢迎和好评。学院历年毕业生就业率达到97%左右,就业质量高,每年均有一批毕业生被多家大型企业和商业银行录用。从2001年起,学院举办六届“春蕾”大专班,自筹或吸纳社会资金资助品学兼优、家庭贫困女生完成大专学业,改变了生活命运。多次受到全国妇联和中国儿童少年基金会的表彰。  为提升学生的职业核心能力和就业竞争力,拓宽就业渠道,学院建设了52个校内实训室,满足各专业学生的实训需要。同时大力加强学生在校期间充分接触社会的实践锻炼,学院各专业先后与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检察院、联想集团、招商证劵股份有限公司、金蝶软件(中国)有限公司北京分公司、中国工商银行北京分行、中国人民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中骏腾达商贸有限公司、沃尔玛、明经堂中医馆、枫叶国际学校、长富宫饭店、清华大学科教仪器厂、利星行汽车集团公司等单位建立了52个校外实训基地。  建院以来,学院办学成绩卓著,多次受到教育主管部门的表彰奖励。2004年11月被中共北京市委教育工作委员会和北京市教育委员会评为“2004年度北京市民办教育先进单位”;2005年11月被中共北京市委教育工作委员会和北京市教育委员会评为“北京市依法治校示范校”;2005年被北京市民政局、北京市人事局、北京市社团管理办公室评为“先进民间组织”;2006年被北京市民办教育安全稳定工作委员会评为“北京市民办高校安全稳定工作先进单位”;2008年被中共北京市委教育工作委员会、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共青团北京市委员会等授予“首都教育系统奥运工作先进单位”;2009年5月被中华全国妇女联合会授予“中国儿童慈善奖”; 2009年11月被首都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授予“迎国庆、讲文明、树新风活动先进单位”;2010年11月获得教育部中国教师发展基金会授予的“全国民办教育先进单位”;2011年6月被中国民办教育协会高等教育专业委员会评为“中国民办高等教育优秀院校”;2011年7月被中华全国妇女联合会、中国儿童少年基金会授予“中国儿童慈善奖”;2012年12月被北京市民政局评为北京市“5A级社会组织”,2013年2月荣获市民政局“北京市社会组织示范基地”。 2017年,学院党组织被树立为北京市教育领域党建工作示范点;2019年7月1日,学院党委被评为北京市海淀区教育系统先进党组织等。  初心呼唤担当,使命引领未来。北京培黎职业学院牢记习总书记嘱托,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发扬传承艾老“努力干,一起干”的工合精神,积极开展国际文化交流,为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新的贡献。
执信中学

执信中学

广州市执信中学是孙中山先生于1921年为纪念朱执信先生而亲手创办的一所纪念性学校,廖仲恺、胡汉民、孙科、蔡元培、林森、李大钊、戴季陶等人都是学校校董。广州市执信中学是广东省重点中学,国家级示范性普通高中。  九十多年来,始终秉承“崇德瀹智”的校训,坚持“立德树人”的办学宗旨,致力培养“改造未来社会之人才”,培养了数以万计的优秀毕业生,杰出校友遍布世界。  学校以“追寻完整的教育生活”为理念,建设多样化课程,满足学生全面发展、多元发展、特长发展的需求。与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等十多所高校、医院和科研机构合作,采用“导师 + 研究生 + 本科生 + 高中生”模式开展课程学习,探索培养拔尖创新型人才的新途径。教学质量高位稳定,名列广州市前茅。90%以上的高中毕业生进入国内重点大学,每年有近百名优秀毕业生被哈佛、斯坦福、康奈尔、巴黎政治学院、香港大学、香港科技大学等世界著名学府录取。学生社团蓬勃发展,共有38个社团,其中模拟联合国社团辐射华南、走向全国、走向世界;学校的艺术教育、体育教育、科技教育成绩显著,学校艺术团、运动队多次在全国乃至世界舞台上取得优异成绩,学生在国际、全国、省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中屡获大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