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

共 6 篇网址
河北能源职业技术学院-河北能源职业技术学院官方网站

河北能源职业技术学院-河北能源职业技术学院官方网站

河北能源职业技术学院坐落于中国近代工业发祥地之一、被誉为“中国近代工业摇篮”的河北省唐山市行政中心区,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有良好的学习条件和就业环境。  河北能源职业技术学院由百年企业开滦集团公司举办和管理,依托企业办学,具有悠久的办学历史和深厚的职业教育底蕴。开滦举办职业技术教育可追溯到1881年开平矿务有限公司举办的采矿煤质化验学校,是中国职业教育的源头之一,后历经山海关北洋铁路官学堂、路矿学堂、矿务学堂、开滦工务员训练所、高级护士职业学校等重要发展时期,上述办学实体也成为目前国内许多高等院校的前身。1952年10月,开滦煤矿钻探学校成立,为开滦煤矿技工学校和开滦煤校的前身。1971年底开滦煤矿筹建开滦大学,1972年5月开滦大学正式成立。1980年10月,开滦大学经省政府批准、1982年8月教育部备案,改称为开滦矿务局职工大学,成为面向全国煤炭系统招生的职工高等专科学校,1986年开滦矿务局职工大学划归煤炭部,1999年试办高职招生。2000年7月,开滦矿务局职工大学经河北省人民政府批准改建为河北能源职业技术学院,成为河北省内首批改制挂牌的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在多年的办学历程中,学院始终坚持党的教育方针,传承百年学风,奉献能源事业,心怀天下、情系祖国,逐步形成了“严谨、友爱、诚信、守纪”的优良校风和的“德技兼修 、知行合一、精益求精、至善至美”办学理念,铸就了“勤学、修德、精艺、求新”的校训精神。  河北能源职业技术学院集高等职业教育、中等职业教育、成人继续教育和安全技术培训、岗位培训等多种办学层次于一体,具有鲜明的“校企一体、产教相融、学培并举、集团发展”特色。学院实行党委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实施院系两级管理体系,现有矿产资源与建工系、机电工程系、信息工程系、经济与管理系、中职部(开滦技师学院)、培训部(开滦安全培训中心)、成教部、实训中心等教学单位,设有马克思主义学院(下设基础部和思想政治教育部两个教学单位)。有全日制在校生9939人,其中大专生7100人、中专技校生2839人;成人教育本专科在校生1500余人;各类培训年培训61582人天。学院占地面积28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8.69万平方米,其中校舍建筑面积14万平方米。学院图书馆面积0.82万平方米,馆藏图书资料50.21万册。  河北能源职业技术学院是以能源、矿业和新能源为特色的高职院校,招生专业涵盖能源、装备制造、信息服务、商务服务等唐山及环渤海地区主要支柱产业和特色产业。建有“煤矿开采技术”、“电气自动化技术”、会计、数字媒体应用技术四个省级示范和骨干专业,“工程测量技术”和“电气自动化技术”两个中央财政支持专业;《矿井地质》、《生产矿井测量》课程获评为省级精品课、精品资源共享课,《办公室的故事》、《生产矿井测量》课程获评为省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中职部建有两个省级重点专业、四个市级示范专业。  河北能源职业技术学院拥有一支较高水平的师资队伍,现有教职工462人,专任教师301人,副高级职称以上的151人,占专任教师的50.17%。硕士及以上学位教师52人,“双师素质”教师占专业教师比例62.17,河北省“三三三”人才工程第二层次人才1名、第三层次人才5名,市级教学名师6人,校级名师3人,骨干教师48人,有9个校级教学创新团队,师资队伍结构相对稳定,满足了教学需要。学院正积极完善党管人才工作运行机制、创新党管人才方式方法、加强党管人才保障措施,深化专兼互融教师队伍建设,加快建设一流师资队伍。  河北能源职业技术学院始终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把人才培养作为办学的中心工作,始终把三全育人、五育并举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招生形势持续向好,毕业生就业率连年保持在98%以上。学院坚持产教深度融合,建有87个校内实训基地和146个校外实训基地,是开滦集团、冀中能源集团、中车集团、海尔集团、中原油田、首钢股份等知名企业的人才培养基地。毕业生起薪高、发展好,就业质量节节攀升,涌现出河北省“三八红旗手”获得者高向丽、“河北省科学技术奖二等奖”获得者曹永志、拥有“智能型单脉冲高频开关电源”等六项国家实用新型专利的于朋超、“邯郸市第十五届人大代表”赵美娜等众多行业翘楚、管理英才、创业精英。  河北能源职业技术学院在河北省高职高专院校首轮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中获得优秀,在河北省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15—2018)中承担了38个任务和优质专科高等职业院校、骨干专业建设、校企共建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精品在线开放课程、职业教育集团、现代学徒制试点、应用技术协同创新中心、技能大师工作室、创新创业教育专门课程等9个项目。中职部于2010年经省政府批准,晋升为开滦技师学院,是河北省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培训部取得了国家煤炭系统和非煤二级培训资质,2012年成为全国煤矿安全培训示范基地。学院以教研、科研带动教学,积极推进教学教改、科技创新、学术交流和文化建设活动。近年来,承担市级以上社会科学研究项目14项、获得授权专利和软件著作权14项,教师在中文核心期刊公开发表科研论文40余篇、三大检索科研论文9篇、中国教育报发表文章3篇,获得各级别科研奖励50余项。加强开放办学,美国、加拿大、印度、越南、德国、韩国、马来西亚等国家的教育培训界人士多次来学校考察调研,与韩国根基产业、马来西亚世纪大学、马来西亚城市理工大学、加拿大希尔克学院等办学机构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还同国内数十所院校建立了广泛的学术和业务联系。  河北能源职业技术学院是国家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唐山市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全国煤矿安全培训示范基地、中国企业教育培训机构百强单位、教育部第一批现代学徒制试点建设单位、河北省优质专科高等职业院校建设备选院校、河北省新能源职业教育集团牵头院校、河北能源职业技术学院服务外包学院、唐山市职业教育先进单位、唐山市三个中高职院校联盟之一的牵头院校,中国矿业大学、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交通大学等国内知名大学的远程教育唐山学习中心和优秀函授站。学院连续14年获评唐山市文明单位,2017年获评河北省国资委系统文明单位。  新时代职业教育的春天已经来到,奋进的征程已经起航。今日的河北能源职业技术学院,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围绕京津冀协同发展、经济结构调整与产业升级等重大历史机遇,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唐山作出的“三个努力建成”“三个走在前列”的重要指示精神,服务建设经济强省、美丽河北的发展目标和开滦集团优化提升以煤炭、煤化工、现代服务和战略性新兴产业为支撑的‘三柱一新’产业格局的发展战略,充分发挥企办院校办学优势,秉承“勤学、修德、精艺、求新”的校训精神,坚持“德技兼修 、知行合一、精益求精、至善至美”的战略发展理念,努力实现党的建设、人才培养、教学教改、师资队伍、教研科研、交流合作等方面从高原到高峰的攀登,描绘出企办院校新时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
0
唐山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唐山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唐山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唐山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唐山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与唐山市技师学院一体化管理,坐落于京津冀协同发展示范区、国家经济技术开发区——唐山曹妃甸。唐山市政府投资22亿元,代建“生态型、数字化、开放型、国际化”的新校园,占地面积1644亩,建筑面积52万平方米。  学院始建于1975年,其前身是河北省唐山市高级技校和唐山职工大学陶瓷分校,培养具有大专学历、高级职业资格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40多年来,学院始终坚持“以需求和发展的观点看职教,以顽强和创新的精神办职教”的办学理念,秉承“负重奋进、执着创新”的办学精神,坚持“植根曹妃甸、服务新唐山,面向京津冀、辐射环渤海”的办学定位,相继整合兼并托管15个企业及学校,形成了“前校后厂、产学一体;贴近区域、开放办学”的特色,实现了跨越式发展,连上省级重点技校、国家重点技校、河北省高级技校、高职院校、技师学院、河北省示范高职院校、国家优秀骨干(示范)高职院校七个台阶,现在是国家优质高职院校、国家高技能人才培养基地、国家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校、全国数字校园实验校和全国国防教育特色校,正在努力创建“中国特色、国际水准”的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院校。学院被评为全国黄炎培职业教育优秀学校、河北省先进集体、河北省文明单位、全省高等学校党的建设工作先进集体等称号。  学院现有自动化工程、机械工程、管理工程、汽车工程、建筑化工、艺术设计、计算机工程和学前教育8个系,开设46个专业,建有动车组技术、机电一体化技术、港口物流、工业机器人等央财支持国家重点专业11个。目前在校生1.6万人。学院建有1个国家发改委公共实训中心、5个国家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和6个国家行业企业培训中心,建有河北省高职唯一的示范院士工作站,建有快速制造应用技术等2个国家应用技术协同创新中心,3个省级应用技术研发中心和1个国家技能大师工作室。学院与联想、西门子、中车等企业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共建工业机器人、动车组检修技术等生产性实训基地。学院有海外留学人才60余人,国务院及省政府特贴专家、省管专家、省市教学名师、省二、三层次人才和市十佳教师40多名。  学院牵头组建河北省曹妃甸工业职教集团,集团内有联想、西门子、中车、三友、唐山港等大型企业60多家,有爱尔兰、德国、美国等国教育机构参加。集团化办学模式被新华网报道誉为“唐山模式”。学院是首批国家现代学徒制试点单位,在陶瓷设计与工艺、工业机器人、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3个专业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建立完善“联合招生、联合培养、多方评价的双主体育人”机制,探索现代学徒制“唐山样本”。  学院与瑞士、爱尔兰、德国、美国、俄罗斯、新加坡等21个国家和台湾地区的院校开展交流与合作,与爱尔兰、美国、瑞士等院校共建机电一体化技术、建筑工程技术、陶瓷设计与工艺等专业。  学院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升。学生参加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45届世界技能大赛河北选拔赛等获一等奖多项。毕业生涌现出一批全国劳动模范、全国技术能手、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国务院特贴专家、河北技术状元、国家和省陶瓷艺术大师等。  学院社会影响力不断提升。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华职教社理事长,河北省委书记、副省长、教育部副部长和省委常委、唐山市委书记、市长等领导来院考察调研,对办学优势和特色给予肯定。新华社、中央电视台、《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中国教育报》、光明网等媒体对学院办学成果进行了多次报道。集团化办学、中高职衔接、国际交流与合作、创新创业教育、现代学徒制等成果在全国职业教育相关大会及国际会议上典型交流。
0
天津职业大学

天津职业大学

天津职业大学始建于1978年,前身为南开大学第二分校、天津大学化工分校,是全国最早举办职业教育的高等职业院校之一,也是天津市办学规模最大的一所综合性高职院校。学校为首批28所“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立项建设单位,是全国重点建设职业教育师资培养培训基地、天津市滨海新区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基地。学校坚持“服务为本,应用为根,质量立身,卓尔不群”的办学理念,秉承“育德育能,力实力新”的校训,发扬“勤奋、求实、团结、创新”的校风,立足天津、面向全国,积极投身于国家现代职业教育改革创新示范区建设,努力办好国内领先、人民满意的高等职业教育。  天津职业大学目前为“一校两区”办学格局,分主校区和海河园校区,建成建筑面积约44.54万平方米。现有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已达3.07亿元(生均1.8万元)。图书馆藏书83.1万册,中外文期刊资料1300余种,中外文数据库79个,资源总量约26T。  天津职业大学下设10个学院和3个教学部。积极探索职业教育体系建设,与天津科技大学、天津商业大学、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联合开设6个本科专业,培养应用型、高端技能型人才。现有在校生1.7万人,其中专科生16000余人,应用型本科生900余人。自建校以来共培养毕业生110000余名,为天津乃至全国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天津职业大学拥有一支“师德高尚、结构合理、素质优良、专兼结合”的“双师型”师资队伍。现有教职工956人(其中,专任教师579人,正高职称69人),拥有国家级优秀专业教学团队2个、天津市优秀专业教学团队1个,国家高层次人才特支计划教学名师、国家教学名师1人,天津市教学名师6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4人,国家级技能大师1人,国家级烹饪大师1人,全国优秀教师1人,全国技术能手6人,教育部高校示范马克思主义学院和优秀教学科研团队1个,全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影响力提名人物1人,天津市技术能手12人,全国黄炎培杰出教师4人,全国师德标兵、天津市德业双馨十佳教师1人,天津市突出贡献技师1人。1名教师两破世界吉尼斯记录。  天津职业大学坚持教学立校,教学建设成绩斐然。主持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2项、二等奖2项,天津市级教学成果一等奖10项、二等奖14项。由我校教师主编的40种教材入选“十二五”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建设。学校入选教育部首批现代学徒制试点单位和全国职业院校养老服务类、装备制造类、旅游类示范专业单位,拥有中央财支持重点建设专业10个、央财支持实训建设项目4个、天津市财政支持重点建设专业25个,国家精品课程14门(其中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13门)。眼视光技术、酒店管理、包装技术与设计等3个专业获批国家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立项。  天津职业大学坚持科研强校,科研工作成果丰硕。“十二五”以来,建有全国职业院校增材制造技术应用中心、天津市包装生产线技术工程中心、天津市科技成果转化中心、学生科技创业服务平台等多个科技研发平台,拥有应用技术研究中心11个、协同创新中心4个,校企研发中心、校校基础研究基地若干个。教师获得各类纵向课题立项464项(其中省部级以上项目立项188项),横向课题立项164项(其中横向科研经费引进5000余万元)。学校自2009年起一直是天津市专利试点单位,专利授权1205项(其中发明专利授权45项),2017年专利授权数位居天津市所有高校第4名。教师在重要期刊发表论文861篇,人均发表核心期刊论文数位居全国高职院校前列。  天津职业大学坚持服务兴校,主动服务国家重大发展战略。先后建设“雄安新区培训基地”、“西南培训中心”、 “应用技术研发中心(西南)”、“蓟州区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基地”等,与政府、行业企业开展师资、职业技能培训和应用技术开发等多种合作;承担教育部任务定点帮扶云南红河、新疆和田职业院校,筹建天津职业大学威县分校等精准扶贫工作,在专业建设、人才培养、师资培训、科研开发等方面帮扶成效显著。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持,“十二五”以来完成各类社会培训16.8万余人次,各级各类鉴定5.2万人次,承担天津市“职业培训包”项目97个培训包的开发任务。  天津职业大学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与天津空港经济区建立区校企理事会,政校行企多方联动在人才培养、技术创新、就业创业、社会服务、文化传承等多方面开展深度合作。联合天津市民政局、福老基金会等养老机构,创新老年服务与管理等专业试点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建设汽车专业教育集团等4个专业型职教集团,引企入校,林肯、百胜等世界五百强企业在校内建设技术培训中心,在校外建设实训基地,创新校企双主体育人模式;参与滨海新区职业技能公共实训中心建设,服务高端装备制造业。  天津职业大学充分利用区域与自身优势,深化国际教育交流与合作。先后与美国、法国、英国、澳大利亚、新加坡、韩国、日本、俄罗斯等国家和香港、台湾地区有关院校建立友好校际关系,进行合作办学、师资培训和留学生教育。  天津职业大学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持续深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形成培养学生“学会学习、健康生活、人文底蕴、科学精神、责任担当”六大核心素养的学生素质教育体系。通过构建“四三”工作模式,培育“新职百工”,打造新时代又红又专、既专且博的新工匠。近三年学生在“挑战杯”、“彩虹人生”大赛中获得国家级二等奖1项,天津市特等奖1项、二等奖10项、三等奖2项,2016、2017年学生获全国高职学生“劲牌阳光奖学金”特别奖。学生在国际、全国和天津市各级各类职业技能大赛中屡获佳绩,“十二五”以来,共获国际比赛奖4项(其中一等奖1项)、国家级竞赛奖175项(其中一等奖70项)、省部级竞赛奖811项(其中一等奖175项)。学校学生就业质量不断提高,平均就业率达97%,始终保持在天津市高校前列。  天津职业大学全面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将企业文化和校园文化建设相融合,内修文化内涵、外树品牌形象,构建“天职小厨”融媒体平台,打造“天职工匠”“天职记忆”“天职循墨”文化系列,形成了鲜明的、具有“天职”特质的品牌文化。  天津职业大学全面贯彻党要管党、全面从严治党的方针,以校级领导班子全职化改革试点工作为契机,全面推进学校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纪律建设。大力推进新时代思想政治工作改革攻坚,切实提升学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与水平。  天津职业大学办学成绩显著。近年来,学校先后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状、全国首届“黄炎培优秀学校奖”、“全国职工职业道德建设先进单位”、“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单位”、“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全国高等职业院校创新创业教育联盟副理事长单位”、“全国节约型公共机构示范单位”等荣誉称号。
0